税务局核定征收的标准是怎么确定的?
我自己开了个小公司,财务核算不太健全。听说税务局会对我们这种情况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征税,我特别想知道税务局核定征收的标准是依据什么来定的,这关系到我公司要交多少税,心里一直没底,希望有人能给讲讲。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税务局核定征收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核定征收主要分为核定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对于核定定额征收,是税务机关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这种方式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难以查账征收,不能准确计算计税依据的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
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税务机关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根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应税所得率幅度标准,例如农、林、牧、渔业为3%-10%;制造业为5%-15%等。税务机关会综合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在这个幅度内确定合适的应税所得率。
在确定核定征收标准时,税务机关会参考多方面因素。一方面会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风险有差异,比如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空间不同,核定标准也会不同。另一方面,会查看企业的经营规模、收入情况、成本费用等。企业的场地大小、员工数量、设备情况等经营规模相关因素,以及实际取得的收入和 发生的成本费用,都会影响到应纳税额的核定。此外,企业的财务核算状况也很关键,如果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混乱,税务机关更可能采用核定征收并确定相应的标准。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