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开专票和普票的税费如何计算?


在了解一般纳税人开具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税费计算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基本概念。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专票即增值税专用发票,普票即增值税普通发票。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开具专票和普票在计算增值税时,计税方法是一样的,都适用一般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并收取的增值税额。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 = 销售额×税率。这里的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如果销售额是含税的,需要先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换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 税率)。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取得符合规定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其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开具了一张含税金额为 113 万元的专票,适用增值税税率为 13%。首先计算不含税销售额:113÷(1 + 13%) = 100 万元。然后计算销项税额:100×13% = 13 万元。假设该纳税人当期取得的进项税额为 8 万元,那么当期应纳税额 = 13 - 8 = 5 万元。 如果该纳税人开具的是普票,同样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比如开具了一张含税金额为 56.5 万元的普票,适用税率还是 13%。不含税销售额 = 56.5÷(1 + 13%) = 50 万元,销项税额 = 50×13% = 6.5 万元。若当期进项税额仍为 8 万元,此时应纳税额 = 6.5 - 8 = -1.5 万元,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出现留抵税额 1.5 万元,可留待下期继续抵扣。 此外,一般纳税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销售额×征收率。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如果销售额是含税的,同样需要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换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 征收率)。比如,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符合简易计税条件的,可按 3%征收率减按 2%征收增值税。 总之,一般纳税人开具专票和普票在正常情况下计算增值税的方法相同,但要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况确定适用的计税方法和税率,准确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