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在税收方面有 什么不同?
我是一家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不太清楚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在税收上有啥区别。我们企业经营状况还不错,涉及到分红和纳税的问题,我想了解一下这两者在税收政策、计算方式等方面到底有哪些不同,这样心里能有个底。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在税收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下面为你详细讲解。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合伙企业本身一般不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以及《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于普通合伙人,如果是自然人,其从合伙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经营所得”项目,适用 5% - 35%的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例如,普通合伙人小李,在合伙企业的年度经营所得是 30 万元,他需要根据这个税率表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计算时,先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等法定扣除项目后,再按照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应纳税额。
有限合伙人若为自然人,取得的收益纳税情况相对复杂。如果是从合伙企业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根据相关规定,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 20%。假设有限合伙人小张从合伙企业获得 10 万元的股息,那么他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是 10 万×20% = 2 万元。
如果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取得的所得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为 25% ,不过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等可能适用较低的税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对收入、成本、费用等进行调整。
在税收申报方面,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都需要配合合伙企业进行相关税务申报。合伙企业应当在年度终了后规定的时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 表)》等资料。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