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租赁房产有哪些涉税风险?


在探讨非常规租赁房产的涉税风险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非常规租赁房产。非常规租赁房产通常指的是区别于常见的普通租赁模式,比如附带特殊条件、特殊用途或者特殊租金支付方式的房产租赁。 首先,我们来看看增值税方面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在房产租赁中,出租方提供租赁服务就属于销售服务的范畴,需要缴纳增值税。对于非常规租赁,如果租金的收取方式有特殊约定,例如租金递延支付或者以非货币形式支付,就可能影响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计税依据。比如,以实物抵租金的情况,按照规定,应该按照同类租赁服务的市场价格确定销售额来计算缴纳增值税。若未正确核算,就可能面临少缴增值税的风险,税务机关有权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整并加收滞纳金。 其次,房产税也存在一定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为12%。在非常规租赁中,如果租金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税务机关可能会按照房产的市场评估价值来核定租金收入,并以此为依据征收房产税。例如,出租方为了少缴税,故意降低租金价格,将部分租金以其他名义支付,这种行为就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不合理,从而按照核定的租金收入补缴房产税。 再者,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于企业出租房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应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在非常规租赁下,如果租金收入的确认不符合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比如提前或推迟确认租金收入,就会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但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若企业未按照此规定进行处理,就可能导致企业所得税申报不准确,面临税务风险。 最后,印花税也不容忽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财产租赁合同需要按照租赁金额的千分之一贴花。在非常规租赁中,如果租赁合同的签订不规范,比如合同中租金金额约定不明确或者存在补充协议对租金进行调整而未及时贴花,就可能导致印花税缴纳不足。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就需要补缴印花税并可能面临罚款。 综上所述,非常规租赁房产在增值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等方面都可能存在涉税风险。出租方在进行非常规租赁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准确核算租金收入,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税款,避免因税务问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