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有哪些事情是法律不允许但道德允许的?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事儿,感觉从道德层面看没什么问题,但又担心是不是违反了法律。就想了解下,到底有哪些事情是道德上大家觉得可以接受,可法律明确不允许的呢?这样以后自己做事心里也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法律道德
  • #紧急避险
  • #医疗救助
  • #债务追讨
  • #见义勇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事情从道德角度看是被允许甚至值得赞扬的,但在法律层面却是不被允许的。下面我们从不同方面来详细探讨。 首先,从紧急避险的角度来说。比如在发生火灾时,为了快速疏散人群,有人打破了商场的玻璃门。从道德层面看,这么做是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安全,是值得肯定的行为。然而,从法律角度,商场的玻璃门属于商场的财产,未经允许打破它属于故意损坏他人财物,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财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根据该法典,损坏他人财产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不过,如果这种行为构成紧急避险,那么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行为人可能不需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但仍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其次,从医疗救助方面来看。假如在偏远地区,一位产妇生命垂危,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而最近的大医院路途遥远。此时,有一位没有行医资格的人凭借自己的一些医疗经验对产妇进行了救助,最终保住了产妇和孩子的生命。从道德上,这个人的行为是勇敢且值得称赞的。但在法律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没有行医资格的人进行医疗救助就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或者其他不良后果,行为人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再者,在债务追讨领域。当债务人长期拖欠债务不还,债权人实在没有办法,就私自扣押了债务人的车辆。从道德上,债权人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债务人还钱。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物权保护的规定,除了法律明确授权的机关,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私自扣押他人财产。债权人的这种行为侵犯了债务人的财产权,债务人有权要求债权人返还车辆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最后,在见义勇为的情况中。例如,当看到有人正在实施抢劫,见义勇为者在制服抢劫者的过程中,由于过于激动,对抢劫者造成了过度的伤害。从道德层面,见义勇为是值得提倡的行为。但在法律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如果见义勇为者的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就可能会触犯法律。 总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仅仅凭借道德观念来行事,还需要时刻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因为好心而触犯法律。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