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做好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工作需要注意什么?

我在医疗行业工作,现在要落实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工作,但是不太清楚具体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也不知道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希望了解一下做好实施这个条例有关工作的要点。
展开 view-more
  • #医疗事故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做好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工作,有着多方面的要点和需要遵循的法律依据。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基本概念。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则是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制定的。 从医疗机构的角度来看,做好相关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条例规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这意味着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例如,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最新的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他们能够准确、规范地进行医疗行为。 在医疗事故的预防方面,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这包括建立医疗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监督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等。一旦发现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的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当医疗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根据条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同时,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 对于卫生行政部门而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是否严格遵守了诊疗规范等。对于违反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此外,为了更好地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宣传条例的内容和意义,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条例规定;让患者了解自己在医疗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在遇到医疗事故时能够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 做好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工作,需要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严格遵守条例规定,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