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分为几级事故?


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是依据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来确定的,目前我国把交通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这里所说的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比如擦伤、扭伤等常见的伤情,通常在短时间内可以恢复。财产损失则是指事故直接导致的车辆、物品等损坏所产生的经济损失。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重伤是指机体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或功能严重障碍。例如,肢体骨折、内脏破裂等情况,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轻伤3人以上的情况也会被归为一般事故,这体现了对人员伤害数量的考量。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这是从经济损失的角度来界定一般事故的范围。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死亡和重伤人数的增加,以及财产损失金额的提高,都表明重大事故的严重程度远高于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死亡是最严重的后果,涉及到生命的消逝和家庭的巨大悲痛。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意味着有较多人员受到严重伤害,医疗救治和后续的赔偿等问题会更加复杂。财产损失在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对事故相关方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特大事故是交通事故中最为严重的级别,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例如,一些重大的连环车祸或者涉及大型运输车辆的严重事故,可能会导致多人死亡和重伤,对社会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些分级规定出自《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该通知对交通事故的等级划分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有助于相关部门对不同严重程度的交通事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也为事故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