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大小是如何划分的?


在我国,交通事故大小是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来划分的,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轻微事故: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简单来说,就是人员受伤比较轻,财产损失也不多的情况。比如,两辆车轻轻刮擦,只有轻微划痕,人也只是擦破点皮,这种就可能属于轻微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这类事故当事人可以直接协商处理 。 一般事故: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也就是相比轻微事故,人员受伤更严重些,或者财产损失多一些了。例如,有几个人在事故中受伤需要去医院检查治疗,车辆损坏维修费用较高但没超过3万,就可能是一般事故。一般事故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迅速报警,等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重大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这就比较严重了,出现了人员死亡或者较多人重伤,财产损失也比较大。像一些车辆碰撞严重,有人员不幸遇难或者多人重伤,车辆及相关财物损失较大,就可能属于重大事故范畴。同样,发生这类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 特大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涉及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高额的财产损失。比如一些严重的多车连环相撞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特大事故也必须报警由专业部门处理。 相关概念: 轻微事故:是交通事故中最轻微的一类,涉及少量人员轻伤和较小财产损失。 一般事故: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程度高于轻微事故,但未达到重大事故标准。 重大事故:出现人员死亡或较多人重伤以及较大财产损失的事故。 特大事故:最为严重的交通事故类型,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高额财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