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在处理交通事故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明确事故双方的责任划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报警与受理环节。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要立即报警。交警部门在接到报警后,会详细记录事故的时间、地点、车辆信息、人员伤亡等情况。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 接着是现场处置与调查。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对现场进行保护,防止证据被破坏。他们会勘查事故现场,收集相关证据,比如拍摄事故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提取痕迹物证等。同时,交警还会询问当事人和证人,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明确,交通警察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及时提取、采集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证等,制作现场勘查笔录。 检验、鉴定也是重要的一环。如果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车辆等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交警部门会委托专业的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机构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检验、鉴定报告。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然后是认定与复核。在经过上述步骤后,交警部门会根据事故现场勘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最后是处罚执行与损害赔偿调解。如果事故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交警部门会依法进行处罚。对于事故造成的损害赔偿问题,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