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扶养方式有哪些?

我现在需要对家里的老人进行扶养,但不太清楚具体有哪些扶养方式。我想知道法律上认可的扶养方式都有什么,哪种更合适我家的情况,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扶养方式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扶养是指特定亲属间一方须对他方承担生活供养责任的法律关系。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扶养涵盖了长辈对晚辈的抚养、平辈之间的扶养以及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扶养方式: 首先是法定扶养。这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扶养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比如夫妻一方生病失去劳动能力,另一方就有法律义务提供生活费用和照顾。第一千零七十四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明确了隔代之间在特定情况下的扶养责任。 其次是协议扶养。这种方式是扶养人与被扶养人通过签订协议来确定扶养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一些老年人与非亲属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承担该老年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这种协议是双方意思自治的体现,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强制性规定。《民法典》继承编对遗赠扶养协议有相关规定,保障了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再者是指定扶养。当存在多个有扶养义务的人,但对由谁具体承担扶养责任产生争议时,有关组织或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由其中一人或数人承担扶养责任。这种方式是为了解决扶养义务主体之间的纠纷,确保被扶养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最后是社会扶养。在一些情况下,当亲属无法履行扶养义务或者没有亲属可以扶养时,社会会承担起扶养责任。例如,对于无依无靠的孤儿、弃婴,社会福利机构会进行抚养;对于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政府会通过发放养老金、提供福利院等方式进行扶养。这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