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注销公章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涉及到了一个关于注销公章使用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使用已经注销的公章到底会不会触犯法律,具体在哪些情形下会违法,违法后又会面临怎样的后果,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使用注销公章属于违法行为。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公章是一个单位或者组织在法律事务、商业活动等诸多方面用于确认身份、表示意志的重要凭证,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当公章被注销后,其法律效力即告终止,也就不再能代表相应的主体行使权利或承担义务。 其次,相关法律依据及后果方面,根据规定,印章停止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将印章全部交回上级主管部门或登记管理机关封存;逾期不交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收缴。如果在公章注销后仍然使用其签订合同等,这种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很可能涉及诈骗罪。例如在商业活动中,用注销公章签订买卖合同,骗取对方财物,就可能构成诈骗犯罪。另外,公司注销时公章是要销毁的,公司注销后公章没有法律效益,若继续使用可能构成合同欺诈、合同诈骗罪等。 最后,在实际生活中,一旦发现有使用注销公章的行为,相关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涉事方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等严重后果。因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使用已注销的公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