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催收条例不允许的行为有哪些?

我接到了一些催收电话,对方说话特别难听,还老是骚扰我的家人朋友。我想知道催收条例里到底规定了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这样我就能知道他们有没有违规,也能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展开 view-more
  • #催收行为
  • #法律禁止
  • #暴力催收
  • #信息保护
  • #催收规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目前虽然没有统一专门的“催收条例”,但有多部法律法规对催收行为进行了规范,下面为你介绍一些常见不被允许的催收行为。 首先是暴力威胁类。暴力、胁迫、侮辱、诽谤或者谩骂等行为是严令禁止的。比如催收人员对债务人进行殴打、威胁人身安全,或者使用侮辱性语言辱骂债务人及其家属。《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就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其次是不当骚扰类。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亲友。比如一天内多次拨打债务人电话,影响其正常生活;或者未经同意就向债务人的家人、朋友透露其债务情况,造成债务人的隐私泄露。《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明确规定,催收人员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 再者是欺诈误导类。催收人员不能以虚假事实欺骗债务人,比如谎称不还款就会被抓、会影响子女上学等。这种行为违反了《民法典》中关于诚实信用的原则,债务人因受欺诈而作出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可以撤销的。 另外,非法获取信息类也是不允许的。催收机构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债务人的个人信息,如黑客攻击、购买个人信息等。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总之,当面对不合法的催收行为时,债务人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