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仲裁员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我最近涉及一个仲裁案件,对仲裁员的行为规范不太了解。我想知道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这些限制是基于什么法律规定呢?了解这些能让我更好地监督仲裁的公正性。
展开 view-more
  • #仲裁员限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仲裁员在仲裁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仲裁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法律对仲裁员的行为进行了诸多限制。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仲裁员不能做的事情: 首先,仲裁员不能私自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进行接触。根据《仲裁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仲裁员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这是因为私自接触可能会影响仲裁员的中立性和公正性,使仲裁结果受到不当因素的干扰。比如,如果仲裁员私下接受了一方当事人的宴请或礼品,那么在裁决时就可能会偏向该方,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其次,仲裁员不能存在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仲裁法》第五十八条明确指出,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索贿受贿是指仲裁员以权谋私,接受当事人的贿赂来影响裁决结果;徇私舞弊是指仲裁员为了私利而违背事实和法律进行仲裁;枉法裁决则是指仲裁员故意曲解法律、违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仲裁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法律严格禁止的。 再者,仲裁员不能违反保密义务。仲裁过程中会涉及到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仲裁员有责任对这些信息进行保密。如果仲裁员将这些信息泄露出去,不仅会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会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虽然《仲裁法》没有明确的条文表述,但在仲裁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中,保密是一项基本要求。 另外,仲裁员不能在仲裁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偏见或歧视。仲裁员应该保持中立和客观,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如果仲裁员在言行中表现出对一方当事人的偏见或歧视,可能会使当事人对仲裁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影响仲裁结果的可接受性。 最后,仲裁员不能违反仲裁程序规定。仲裁程序是保证仲裁公正、合法进行的重要保障,仲裁员必须严格按照仲裁规则和程序进行仲裁。例如,在开庭审理、证据审查、裁决作出等环节,都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和要求。如果仲裁员违反程序规定,可能会导致仲裁裁决被撤销或不予执行。 总之,仲裁员的行为受到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严格约束,这些限制是为了确保仲裁活动的公正、公平和合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