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权包括哪五种?


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特定的身份关系产生并由其专属享有,以其体现的身份利益为客体,为维护该种关系所必需的权利。 第一种是亲权,亲权主要是指父母基于其身份对未成年子女人身、财产方面的管教和保护的权利。简单来说,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比如,父母要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送孩子上学接受教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对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间的权利义务有相关规定,这就是亲权的法律依据。 第二种是配偶权,它是指夫妻之间基于配偶身份而享有的权利。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相互享有身份上的权利和义务,像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生病或者生活困难时,另一方有责任提供帮助和照顾;还有夫妻双方都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等。《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对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为配偶权提供了法律支撑。 第三种是亲属权,亲属权是指父母与成年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身份权。例如,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这些规定都体现了亲属权的内容。 第四种是监护权,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当被监护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监护人可以以被监护人的名义进行维权。《民法典》总则编中对监护制度有全面的规定,明确了监护权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等内容。 第五种是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等身份相关权利。在著作权领域,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这体现了作者基于创作作品这一身份所享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进行了规定,保障了作者的身份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