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舞弊行为?
我在做生意的时候,感觉竞争对手有些行为不太对劲,怀疑他们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进行舞弊。我想知道法律上规定哪些情形是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舞弊行为,这样我就能判断他们到底有没有违规了。
展开


在法律层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舞弊行为通常指的是通过违反法律、法规、政策或者道德规范等手段,获取本不应得到的利益。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舞弊行为情形: 首先是商业贿赂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一)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二)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三)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比如,甲公司为了获得某大型项目的合作机会,暗中给乙公司负责项目招标的工作人员送了大量现金,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商业贿赂,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舞弊行为。 其次是欺诈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某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的质量问题,将次品当作合格品卖给消费者,以此获取利益,这就是欺诈性的舞弊行为。 再者是操纵招投标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比如,几家投标企业私下约定,轮流中标,抬高价格,损害招标人的利益,这种行为就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舞弊情形。 还有内幕交易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例如,上市公司高管提前知晓公司重大亏损消息,在消息公布前抛售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避免损失,这就是利用内幕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舞弊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