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继承权的继承原则是什么?
我家里最近涉及到财产继承的事情,大家对怎么分配财产有不同的看法。我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财产继承有哪些原则,想了解一下这些原则具体是什么,在实际的财产继承中是怎么应用的,好心里有个底。
展开


财产继承权的继承原则是在财产继承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准则,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这一原则很好理解,它就是说公民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在其去世后,依法可以由其继承人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这为继承行为提供了基础的法律保障。比如说,公民个人购买的房产、储蓄的存款等,在其去世后都能作为遗产被继承。 其次是继承权平等原则。它包含男女平等、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平等、养子女与亲生子女平等、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民法典》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在继承方面也享有同样的权利,不会因为出生情况不同而受到差别对待。 再者是养老育幼、照顾病残原则。在分配遗产时,会优先考虑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要给予适当照顾。这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比如,对于年迈体弱、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或者未成年的孩子、身患残疾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分配遗产时会多分一些。《民法典》中有相关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然后是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原则倡导继承人之间友好协商,避免因为遗产问题产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是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这体现了付出与回报的对应关系,鼓励继承人积极履行扶养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