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人格侮辱具体指哪些行为?

我最近感觉自己好像被人侮辱了人格,但不太确定。有时候别人说的话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人格侮辱具体都包括哪些情况呢?我该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遭遇了人格侮辱?
展开 view-more
  • #人格侮辱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人格侮辱是一种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人格尊严是指人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资格。从法律层面理解,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在法律规定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明确指出,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而人格侮辱主要涉及对名誉权等人格权的侵害。 人格侮辱的行为表现形式多样。言语侮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即通过使用贬损、辱骂性的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比如,在公众场合直接对他人进行谩骂,使用诸如“蠢货”“废物”等侮辱性词汇。这种行为会使被侮辱者的社会评价降低,损害其名誉。 文字侮辱也是一种方式,包括书写、张贴、散发侮辱性的文字材料。例如,在网络上发布诋毁他人名誉的文章、帖子,或者在现实中张贴写有侮辱性话语的传单等。这些文字内容一旦传播开来,会对他人的名誉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 行为侮辱则是以肢体动作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比如,故意做出轻蔑的手势、向他人吐口水等行为,这些行为同样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不尊重,会给被侮辱者带来精神上的伤害。 如果遭遇人格侮辱,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条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此外,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而《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