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作出的裁决是什么样的?
我有个官司一审败诉了,现在二审已经结束,我不太清楚二审作出的裁决到底是怎么回事。二审裁决和一审裁决有啥不同?它的效力如何?会不会有改判的情况?我特别想弄明白这些问题,这样心里也好有个底。
展开


二审作出的裁决是指案件经过一审后,当事人不服判决结果而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后所作出的决定。 从效力上来说,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裁决是终审裁决。一旦二审裁决作出,就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案件再次上诉。这意味着二审裁决具有终局性,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出了最终的判定。例如,在民事案件中,如果二审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款,被告就必须按照判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这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二审裁决的效力。 从结果类型来看,二审裁决可能有多种情况。如果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二审法院可能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若一审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二审法院会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要是一审认定基本事实不清,二审法院可能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而当一审存在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如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未回避等,二审法院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