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战时逃避服役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在一些特殊时期,可能会涉及到服役相关问题。想了解一下战时逃避服役罪中,主观方面具体是怎样认定的,有哪些常见情形;客观方面又有哪些具体行为表现,怎样才算符合该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展开 view-more
  • #战时犯罪
  • #逃避服役
  • #刑法规定
  • #犯罪构成
  • #兵役管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战时逃避服役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以下为您详细解答: **主观方面**: 表现为故意,也就是说犯罪行为人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逃避服役的结果,却仍然积极追求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等。例如,在战时,相关部门已经明确通知某人需要服兵役,但该人因为害怕战场上的危险或者觉得服役生活太艰苦,而故意通过各种手段来逃避服役,这种心理状态就体现了主观方面的故意。 **客观方面**: 表现为在战时逃避服兵役的行为。所谓“战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在这些特定的战时情况下,如果行为人通过自伤身体、伪造证件、藏匿行踪等方式来逃避服兵役,就符合该罪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规定,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情节严重”,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比如逃避服役的行为对国家的兵役管理秩序造成了较大影响,或者导致了其他严重后果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