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的三个必经阶段是什么


离婚诉讼的三个必经阶段分别是起诉阶段、调解阶段、审理与判决阶段。 首先是起诉阶段。简单来说,就是想要离婚的一方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正式开启离婚诉讼的程序。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时,原告要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一般要准备民事起诉状(写明诉讼请求,比如请求判决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原告身份证明(像户口簿、身份证)、子女身份证明(出生证明、户口簿等)、婚姻关系证明(结婚证等) 。如果要分割财产,还得提供财产证明。法院会对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的,会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接着是调解阶段。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法院收案后会先将案件分到调解庭或调解团队手中。调解员会联系双方进行调解,这一阶段旨在通过沟通协商,促使夫妻双方就离婚相关事宜达成一致。调解有三种结果:一是双方和好,这种情况一般不出具调解书;二是双方达成离婚协议,法院会出具调解书,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三是调解无效,这种情况下案件就会转入审判庭。 最后是审理与判决阶段。对于调解无效的离婚案件,法院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审理判决。在审理过程中,法官会先询问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原告陈述诉讼请求,被告发表答辩意见。之后还会询问双方相识结婚时间、子女情况、夫妻感情变化、矛盾处理情况、子女抚养意见、财产债务状况等诸多问题,也会要求双方举证。调查结束后,有的法官会归纳争议焦点,让双方围绕争议发表意见,最后双方做最后陈述,法官宣布闭庭。最终,法院会作出涉及离婚与否以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的判决。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相关概念: 诉讼请求:就是原告向法院提出的要求和主张,在离婚诉讼里包括希望法院判决离婚、确定子女抚养归属、抚养费数额、财产分割方式等内容。 答辩意见: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所发表的看法和回应,表明自己是否同意离婚以及对其他相关问题的意见。 证据:是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在离婚诉讼中,像房产证、车辆登记证能证明财产事实;家庭暴力的报警记录能证明离婚事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