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监护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家庭事务,涉及到监护人相关问题。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成为监护人到底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是从经济状况、年龄,还是其他方面考量?希望能详细了解下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成为监护人。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法律中,不同被监护人情况对应的监护人条件有所不同。
首先,对于未成年人,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那么按照法律规定,由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顺序依次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这一规定出自《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其次,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依据《民法典》第二十八条,也是由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具体顺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不过同样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从普遍要求来看,监护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要能给被监护人提供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存在不利于被监护人健康成长的恶习等。同时,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但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