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起诉后会有什么后果?
前阵子出了交通事故,和对方就赔偿问题一直谈不拢,现在打算起诉对方。就是心里没底,想知道一旦起诉后到底会经历些什么,整个过程会怎么发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希望能有人详细说说。
展开


交通事故起诉后,通常会按以下流程进行:首先是法院受理环节。当你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后,法院会进行立案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比如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且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法院就会正式受理,并向被告送达传票和起诉状副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起诉的条件以及法院受理案件后的送达等程序 。 接着是证据交换阶段。双方需要把与事故有关的证据提交出来,像事故认定书、医疗费用单据、误工证明等。这一步很关键,证据能支撑自己的诉求。 之后法院可能会安排庭前调解。如果双方能在这个阶段达成一致,就可以快速解决纠纷。要是调解不成,就会进入正式开庭审理。 在庭审中,双方要进行举证、质证,围绕事故责任、损失赔偿等焦点展开辩论。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双方提交的证据,综合判断并作出判决 。比如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属于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约定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判决生效后,如果被告不履行赔偿义务,那么原告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 整个过程可能比较复杂,时间周期也较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如事故认定书、医疗票据、维修发票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