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了银行34万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拖欠银行34万无力偿还,可能会产生以下一系列后果: 首先是经济层面。银行会收取罚息,这是在原本利息基础上额外收取的费用,利率会上浮,作为每天的罚息,这无疑会加重还款负担。比如原本正常利息是一定数额,产生罚息后,要还的钱就更多了。 其次是信用层面。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这将对个人信用造成严重损害。个人征信系统是金融机构评估个人信用状况的重要依据,一旦有不良记录,之后再想办理信用卡或者申请贷款,可能会被银行或其他贷款机构拒绝。像房贷、车贷等常见贷款,银行在审批时对征信记录的审核是很严格的。而且未来可能无法享受贷款优惠,在再次申请房贷等贷款时,可能因为这个不良记录,无法获得银行房贷的优惠利率,甚至根本办不下来房贷。 然后是法律层面。一般情况下,拖欠银行贷款属于民事纠纷,不会直接导致坐牢。但如果银行向法院起诉并且胜诉后,而欠款人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银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要是欠款人有履行判决的能力,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另外,如果是通过提供虚构收入证明、虚假贷款审批材料等行为从银行处骗取贷款并且逾期未偿还的,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不过,如果确实是暂时无力偿还,根据《民法典》规定,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