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贸易构成什么罪?


虚假贸易可能涉及多个罪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虚构事实,可能是编造不存在的贸易项目,或者夸大自己的履约能力;隐瞒真相则可能是隐瞒货物的真实情况、自己的资金状况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是骗取出口退税罪。如果虚假贸易是通过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就可能构成此罪。假报出口是指以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实为目的,具有伪造或者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虚开、伪造、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的发票等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另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也与虚假贸易相关。当通过虚假贸易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时,就会触犯该罪。虚开包括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