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经过我同意就拍照片构成什么罪?


在一般情况下,未经他人同意拍摄照片本身通常不构成犯罪,但可能涉及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下面从不同情况来详细分析。 首先,这种行为可能侵犯他人的肖像权。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拍摄照片后用于营利目的,比如用于广告宣传、商业展示等,那毫无疑问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 其次,若拍摄照片的场所是涉及个人隐私的空间,如卧室、浴室等,还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在这种私密场所未经同意拍摄,即便没有将照片公开或用于其他目的,也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被侵权人同样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不过,如果拍摄者是出于新闻报道、履行法定职责等合理使用的情形,依照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例如,新闻媒体为了报道时事新闻,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拍摄到他人肖像,就属于合理使用。 一般来说未经同意拍照片更多是民事侵权问题,不构成犯罪。但如果拍摄者将拍摄的照片用于敲诈勒索、侮辱诽谤等违法犯罪活动,那就可能触犯刑法。例如,以照片为要挟向他人索要财物,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利用照片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