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需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犯罪未遂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行为,其行为具有侵害犯罪客体的性质,主观上也具有犯罪的故意。虽然犯罪未得逞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但行为人的犯罪恶意依然存在,并且该行为也可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结果,所以具有社会危害性,刑法要追究其责任。 其次,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的“可以”表明并非绝对,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犯罪行为的性质、未遂的具体原因、造成的实际危害后果等。如果犯罪行为本身性质恶劣,即使是未遂,也可能不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如果未遂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导致,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可能性就较大。 再次,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例如,某一犯罪的法定刑是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从轻处罚可能判处3年或者接近3年的有期徒刑;而减轻处罚则可能判处低于3年有期徒刑的刑罚,如2年有期徒刑等。 最后,关于不同类型犯罪(如行为犯、结果犯、结果加重犯、危险犯等)的未遂在刑事责任上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构成既遂,未遂的话可能在着手实施但未完成该行为时发生;结果犯则是必须发生法定结果才构成既遂,未遂时可能是实施了行为但未出现预期结果。在判断刑事责任时,会根据具体犯罪类型的特点以及未遂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