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需要什么资料?


审计是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根据不同的审计类型和目的,所需的资料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常见的几种审计类型所需的资料。 财务审计是最常见的审计类型,主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一般来说,需要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以及相关的财务凭证、账簿等。这些资料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所以,企业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是法定的义务。 税务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纳税情况。需要提供企业的税务登记证、纳税申报表、完税凭证等。此外,还可能需要提供与税收相关的合同、发票等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因此,企业在税务审计中,有义务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 离任审计通常是在企业高管离职时进行,主要审查其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除了财务资料外,还可能需要提供该高管的任职文件、任期内的工作计划和总结、重大决策的相关文件等。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全面了解高管在任期内的工作表现和经济责任。 基建审计针对企业的基本建设项目,需要提供项目的立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结算资料等。这些资料能够反映项目的建设过程和资金使用情况。依据相关的建筑法规和审计法规,企业应当确保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审计人员进行准确的审计。 不同的审计类型所需的资料不同,但企业都有义务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以配合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