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是国家审计以及它都包含哪些相关内容?

最近对国家审计这块不太明白,想深入了解下到底什么是国家审计。是国家机关自己查账吗?还是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这个事呢?而且也不清楚它都具体涉及哪些方面,希望能详细讲讲国家审计的定义和相关包含的内容。
展开 view-more
  • #国家审计
  • #审计分类
  • #审计内容
  • #法律依据
  • #审计监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国家审计,简单来说,就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一种审计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也明确提到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对相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 从审计内容来看,它包含多个方面。首先是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像各地区、各部门在财政、税收、货币、产业等方面政策的执行情况,包括具体措施、执行进度和实际效果。其次是公共资金方面,涵盖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以及政府部门管理或其他单位受委托管理的资金和相关经济活动。再者是国有资产,涉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企业(含金融机构)等管理、使用和运营的境内外国有资产。然后是国有资源,像土地、矿藏等国有自然资源以及相关国有无形资产。最后还有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 。 按审计的内容分类,可分为财政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三类。财政收支审计主要针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还有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财务收支审计是对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监督。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监督 。 按实施审计的时间分类,有事后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事后审计是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完结之后进行;事中审计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进行中实施;事前审计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开展。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分类,又可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就地审计是审计机关派出审计小组或人员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进行;报送审计是被审计单位按要求将资料送到审计单位进行 。 相关概念: 国家审计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审计监督权的机构,像国务院设立的审计署,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 。 财政收支审计:针对财政预算执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等情况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监督 。 财务收支审计:对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 经济效益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 。 事后审计:在被审计单位相关活动完结后开展的审计 。 事中审计:在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进行中实施的审计 。 事前审计:在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发生前进行的审计 。 就地审计:审计机关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进行的审计 。 报送审计:被审计单位送资料到审计单位进行的审计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