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封存是什么意思?
我收到法院通知说要对一些物品进行封存,不太明白这具体是怎么回事。法院封存到底意味着什么,被封存的物品会怎样处理,我作为相关人员又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呢?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法院封存是指法院在特定情况下,对特定的物品、文件、账户等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目的是保持其现状,防止被转移、损毁、篡改等,以保障后续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或者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法院封存有点像把东西暂时‘锁起来’,让它维持当前的状态,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做进一步处理。 在民事案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这里的保全措施就可能包括封存。比如在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件中,法院可能会封存涉嫌侵权的产品、生产设备等,以固定证据,防止侵权方销毁证据或者继续侵权。 在刑事案件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这里的查封、扣押在很多情况下就类似于封存。例如在贪污受贿案件中,法院可能会封存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户、房产等,以便后续查明案件事实和进行财产处理。 被法院封存的物品、文件等,一般由法院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在封存期间,未经法院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相关当事人有义务配合法院的封存工作,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