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举证责任?
我在打官司的时候,听法官提到了举证责任,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举证责任到底是什么,在法律里是怎么规定的,对我打官司有什么影响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简单来说,就是谁主张某件事情,谁就需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件事情是真的。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主要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中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比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原告声称被告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那么原告就需要提供相关的合同文本、被告未履行义务的证据等,来证明自己的主张。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举证责任会发生倒置。也就是说,不是提出主张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而是由对方来承担。例如,在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是因为在这类案件中,受害人往往很难获取证明行为人存在过错以及行为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对于诉讼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那么法院很可能不会支持其诉讼请求。所以,在 参与诉讼时,当事人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举证责任,积极收集和提供相关证据。同时,也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证据,才能被法院采纳。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