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减刑,减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减刑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激励犯罪分子积极改造、重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简单来说,减刑就是在犯罪分子服刑期间,如果他们有良好的表现或者有立功等行为,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这里所说的“确有悔改表现”,通常是指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能够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等。而“立功表现”则包括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等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减刑也有一定的限度。根据法律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 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减刑的程序也有严格规定。《刑法》第七十九条明确,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总之,减刑制度是为了鼓励犯罪分子积极改造而设立的,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这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也体现了法律对犯罪分子改造的积极引导。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劳动仲裁中是否可以申请更换仲裁员?
骑电瓶车闯红灯,我开车,对方不赔偿该怎么办?
抢劫犯罪一般会判处多少年?
小孩出生后离婚会怎么判?
刑事诉讼中能附带民事诉讼吗?
消费者协会对短斤少两会如何处罚?
法律是否规定未成年人可以吃槟榔?
大学生找工作证明该怎么开具?
什么样的公司需要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
公司未给员工缴纳社保该如何赔偿?
随意调岗是否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异地急诊没有提前备案是否能报销?
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申报和综合申报哪个更好?
企业专利申请费用减免有哪些新政策?
黑摩托车被交警查到一 般会怎么处理?
酒驾罚单开了是否还能撤销?
工伤是否有具体的要求或条件,怎样才算属于工伤?
剖腹产后血肿算医疗事故吗?
被骗了6000元是否算商业诈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