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是什么意思?
我家里老人提出要指定赡养费用的分摊方式,我不太清楚这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也不知道这种指定分摊合不合法,想了解下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具体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相关的法律要求和限制。
展开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是指在赡养老人的过程中,由被赡养人来确定赡养费用或者赡养义务在赡养人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的一种方式。 从法律角度来看,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明确规定。其中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表明了赡养老人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责任。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个赡养人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等存在差异,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赡养事宜。比如,有的子女经济条件较好,有的子女可能经济压力较大,被赡养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经济条件好的子女多承担一些赡养费用。 不过,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也需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因为指定分摊而免除某些赡养人的基本赡养义务。如果赡养人之间因为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产生纠纷,首先可以通过家庭内部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调解或者诉讼的方式,由相关部门依据法律规定来判断指定分摊是否合理合法。 总之,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是一种解决赡养问题的方式,但要遵循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以保障被赡养人的权益和赡养关系的和谐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