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人分摊应该怎么选择?
我和兄弟姐妹打算确定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不知道哪种对大家都合适。想了解一下在法律层面,赡养人分摊都有哪些方式,各自有什么利弊,应该依据什么来选择最适合我们的分摊方式,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赡养人分摊在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方面有多种选择。首先要明白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这是国家为了减轻纳税人赡养老人负担而推出的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规定,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有三种: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以及赡养人约定分摊 。 平均分摊,就是所有赡养人平均分配扣除额度。这种方式简单公平,比如兄弟姐妹三人,那么每人就扣除三分之一的额度。好处是操作简便,大家负担均衡;缺点是如果各赡养人的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可能对经济条件不好的赡养人起不到很好的减负作用。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就是由老人来决定每个赡养人扣除的额度。老人对子女的情况比较了解,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经济状况等因素合理分配。例如,老人知道某个子女收入低,就可以多给其分配扣除额度。但可能存在老人分配时考虑不周全或者引起部分赡养人不满的情况。 赡养人约定分摊,是赡养人之间自行商量确定各自扣除的额度。这种方式灵活性强,赡养人可以充分考虑彼此实际情况,如经济状况、对老人照顾的精力投入等。但需要赡养人之间充分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选择时,要综合考虑赡养人的经济状况、对老人照顾的程度等因素。如果赡养人经济条件相近,平均分摊比较合适;要是经济状况差异大,就可以选择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 相关概念: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指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标准定额扣除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 平均分摊:所有赡养人对扣除额度进行平均分配。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由老人指定每个赡养人扣除的额度。 赡养人约定分摊:赡养人之间自行协商确定各自扣除额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