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战时临阵脱逃罪?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军事犯罪罪名,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战时临阵脱逃罪指的是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的时候,因为贪生怕死、畏惧战斗而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简单来讲,就是军人在打仗或者要去打仗的时候,害怕了然后跑掉。这和我们平常说的遇到危险跑开可不一样,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职责,在战时更不能随意逃跑。 接着说说构成这个罪的条件。在主体方面,必须是现役军人,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等都在此列。其他非军人身份的人不能构成此罪。 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也就是军人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临阵脱逃,会破坏军队的战斗秩序,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却还是有意为之。通常是出于贪生怕死、畏惧战斗等心理。 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临阵脱逃。“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也以战时论。“临阵”就是在战场上或者即将参加战斗的时候。“脱逃”就是擅自脱离岗位逃离。 在客体方面,它侵犯的是军队的作战利益。军队的作战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临阵脱逃会严重扰乱军队的作战部署和秩序,影响战斗的胜利,甚至可能导致更多战友的伤亡和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四条规定,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包括指挥人员或者其他负有重要职责的人员临阵脱逃的,在紧要关头或者危急时刻临阵脱逃的,率领部队或者部属临阵脱逃的等情况。“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通常是指因为行为人临阵脱逃,使部队战斗失利,人员伤亡重大,或者影响了整个战役的进程等情况。 总之,战时临阵脱逃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它严重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家的安全利益,法律对其有明确的惩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