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包括哪些财产?
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在去世的时候,他名下合法拥有的所有财物等都可能成为遗产。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具体来说,遗产所包含的财产种类丰富多样。
第一类是公民的收入。这涵盖了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各种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金钱收入。比如,一个人在工作单位每月领取的工资,或者因完成某项劳务获得的报酬,这些在其去世后都属于遗产范畴。
第二类是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房屋是人们重要的财产之一,包括自有的住宅、商铺等。储蓄就是存在银行里的存款,以及获得的利息。生活用品则范围广泛,像家具、家电、衣物等日常使用的物品。
第三类是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如果公民拥有自己种植的林木,比如在农村的自留山上种植的树木;或者饲养的牲畜,如牛、羊等;还有家禽,像鸡、鸭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遗产。
第四类是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一些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以及个人收藏的大量图书资料等,也属于遗产。比如某人收藏的古代瓷器、名人字画,或者是多年积累的珍贵书籍。
第五类是 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在一些情况下,公民可能拥有生产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这些在其去世后也可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第六类是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例如,作家创作作品所获得的稿费收入,或者发明家因专利获得的经济收益等,这些财产权利在一定期限内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
此外,对于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比如股权、债券等,也属于遗产的范围。例如,某人持有某公司的股份,那么其股份对应的财产权益在其去世后就可以作为遗产进行分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财产不能作为遗产。比如具有人身专属性的财产权利,像抚恤金,它是给予死者家属的精神安慰和经济补偿,并不是死者的遗产。还有与死者人身不可分离的人身权利,如姓名权、肖像权等,也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