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转移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和法律规定?


劳动关系转移函是指用人单位在需要将员工的劳动关系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时所出具的书面文件。简单来说,就是当员工的工作单位发生变化时,通过这个函件来明确各方之间关于劳动关系转移的相关事宜。 从作用上看,劳动关系转移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员工而言,它是明确自身劳动关系变更情况的重要依据。员工可以通过该函件清楚知道自己的劳动关系从哪个单位转移到哪个单位,新单位的相关信息以及转移的具体时间等内容。对于原用人单位和新用人单位来说,劳动关系转移函是双方之间关于员工劳动关系交接的一个凭证,能够明确双方在员工劳动关系转移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 在法律规定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但如果是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当出现需要转移劳动关系的情况时,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必须使用劳动关系转移函,但从规范操作和保障各方权益的角度出发,使用劳动关系转移函是一种比较妥当的做法。 对于员工权益的影响,劳动关系转移并不必然导致员工权益受损。但在转移过程中,员工需要关注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工作年限是否连续计算。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另外,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等是否发生变化也需要员工重点关注。如果新用人单位降低了员工的工资待遇或者变更了工作岗位,员工有权要求新用人单位按照原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 在签署劳动关系转移函之前,员工应该仔细阅读函件内容,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如果对函件内容有疑问或者不同意相关条款,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