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具体要求内容有哪些?


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是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重要方式,下面为您详细解释其概念以及具体要求内容。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土地招拍挂其实包含了三种具体的出让方式,分别是招标、拍卖和挂牌。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就像是一场考试,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特定或者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加土地使用权投标,通过综合评标,由出价合理且方案最优的人获得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则类似一场拍卖会,政府部门发布拍卖公告,竞买人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公开竞价,出价最高者获得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是指政府部门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 接下来看看它们的具体要求内容。 对于招标出让,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出让人应当根据招标出让地块的情况,编制招标出让文件。投标者需要按照招标出让文件的要求编制标书,在规定时间内投标。评标小组会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确定中标人。 拍卖出让方面,出让人同样要编制拍卖出让文件,发布拍卖公告。拍卖活动应当由符合资质的拍卖主持人主持。竞买人要在拍卖前办理竞买登记,交纳竞买保证金。在拍卖过程中,竞买人进行公开竞价,拍卖师落槌确认出价最高且达到底价的竞买人为竞得人。 挂牌出让时,出让人要在挂牌开始日前至少20日发布挂牌公告,公布挂牌出让宗地的基本情况和挂牌的时间、地点。挂牌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竞买人在挂牌期限内可以多次报价,挂牌期限截止时,按照出价结果确定竞得人。如果在挂牌期限内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竞买人报价,且最高出价达到底价的,出价最高者为竞得人;只有一个竞买人报价,且报价不低于底价,并符合其他条件的,报价者为竞得人;在挂牌期限内无应价者或者竞买人的报价均低于底价或均不符合其他条件的,挂牌不成交。 总之,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是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秩序。无论是招标、拍卖还是挂牌,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参与其中的各方都应当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土地出让活动的合法、公正、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