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刑后民”原则?
我最近遇到一个事儿,涉及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有人跟我说有个“先刑后民”原则,我不太懂这是啥意思。在这种既有民事又可能有刑事的情况下,这个原则会怎么影响事情的处理呢?想了解下具体含义。
展开


“先刑后民”原则是司法实践中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常用的一项原则。通俗来讲,当一个案件同时涉及刑事犯罪和民事纠纷,并且这两者存在一定关联时,通常会优先进行刑事诉讼程序,等刑事程序结束之后,再进行民事诉讼程序。 这一原则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保障司法公正的角度来看,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可能会收集到关键的证据,这些证据对于查明民事纠纷的事实真相非常有帮助。例如在一些经济犯罪案件中,通过刑事侦查可以查清资金的流向、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方式等,这些信息在后续的民事赔偿诉讼中是至关重要的。从提高司法效率的角度,先进行刑事诉讼可以避免民事和刑事程序的重复进行,节约司法资源。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先刑后民”原则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如果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案件的事实涉嫌刑事犯罪,且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那么民事案件应当中止审理。 不过,“先刑后民”原则也并非绝对。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民事纠纷与刑事案件虽然有一定关联,但可以相对独立进行审理,并且不会影响各自的处理结果,那么也可以分开进行,即“刑民并行”。比如在一些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虽然加害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但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请求可以先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解决,不必等待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 总之,“先刑后民”原则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刑民交叉案件,保障司法公正和效率,但在具体适用时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 肇事逃逸把人撞伤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 没房产证的二手房可以过户吗,有哪些相关规定?
- 养殖场被拆迁的评估标准是怎样的?
- 立案留置后多久会公示信息?
- 以前的老房子现在过户到丈夫名下,妻子该怎么办?
- 如何理解对行为性质的辩解?
- 营业执照里日用品的范围是什么?
- 父母偷渡来美,孩子成年后其配偶可以申请绿卡吗?
- 什么是农村医疗退保金?
- 退休工资怎么扣税?
- 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何时颁布的?
- 户口不在单位所在地会有什么影响?
- 有房子没签户口孩子能否入学?
- 受贿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合法还是非法的?
- 在交警大队做笔录会不会有案底?
- 工伤赔偿是否和年龄有关?
- 被执行人拒绝赔礼道歉该怎么办?
- 公司的债务是否要由股东来偿还?
- 幼童虐待中虐待罪的最高刑罚是什么?
大家都在问
- 肇事逃逸把人撞伤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 没房产证的二手房可以过户吗,有哪些相关规定?
- 养殖场被拆迁的评估标准是怎样的?
- 立案留置后多久会公示信息?
- 以前的老房子现在过户到丈夫名下,妻子该怎么办?
- 如何理解对行为性质的辩解?
- 营业执照里日用品的范围是什么?
- 父母偷渡来美,孩子成年后其配偶可以申请绿卡吗?
- 什么是农村医疗退保金?
- 退休工资怎么扣税?
- 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何时颁布的?
- 户口不在单位所在地会有什么影响?
- 有房子没签户口孩子能否入学?
- 受贿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合法还是非法的?
- 在交警大队做笔录会不会有案底?
- 工伤赔偿是否和年龄有关?
- 被执行人拒绝赔礼道歉该怎么办?
- 公司的债务是否要由股东来偿还?
- 幼童虐待中虐待罪的最高刑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