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公房的分割?


公房的分割在法律上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具有特定规定的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房。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它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归国家所有。 那么,什么叫公房的分割呢?简单来说,公房分割主要是对公有住房的使用权进行分配处理。因为公房的所有权归国家或单位,居住者通常只有使用权。当涉及到多个符合条件的人共同使用公房,或者因家庭关系变化等原因需要对使用权进行重新分配时,就会出现公房分割的情况。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公房分割有一定的处理原则。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等相关规定,如果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一)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二)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三)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的;(四)婚后一方或双方申请取得公房承租权的;(五)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后因该承租房屋拆迁而取得房屋承租权的;(六)夫妻双方单位投资联建或联合购置的共有房屋的;(七)一方将其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交回本单位或交给另一方单位后,另一方单位另给调换房屋的;(八)婚前双方均租有公房,婚后合并调换房屋的;(九)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情形。 当符合上述可以共同承租的条件时,如果双方就公房使用、承租问题发生争议,自行协商不成,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予以妥善处理。一般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男女双方在同等条件下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错一方等原则来确定使用权的归属。 此外,在进行公房分割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地方性的规定和政策,这些规定也会对公房分割产生影响。所以,在实际处理公房分割问题时,除了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还需要了解当地的具体政策。同时,如果涉及到公房分割的纠纷,建议当事人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