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双基数是什么意思?
我在查看社保相关资料时,看到了‘社保双基数’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每月都有缴纳社保,很想知道这个双基数和我平时的社保缴纳有什么关系,会不会影响我的权益,所以想深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含义。
展开


社保双基数是社会保险缴费的一种计算方式。简单来说,它分为用人单位缴费基数和职工个人缴费基数。 用人单位缴费基数是根据本单位上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来确定的。这里的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涵盖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则是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如果职工本人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就按照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如果高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就按照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采用社保双基数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地确定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社保缴费责任。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按照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可以全面反映其用人成本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职工个人来说,按照本人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能够更好地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个人缴费多,将来享受的社保待遇也可能更高。 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缴费单位必须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单位应当如实申报本单位的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以便准确计算社保缴费基数。所以,社保双基数的实施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它保障了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