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的利率是多少?
我最近在和别人有借贷方面的往来,但是不太清楚国家对于利率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利率应该在什么范围,超过多少就不受法律保护了,希望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利率,简单来说就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即本金的比率。在我国,不同的借贷场景下国家对利率的规定有所不同。 首先是民间借贷领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说,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是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例如,如果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65%,那么司法保护上限就是3.65%×4 = 14.6%。 对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规定相对更为复杂。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通常会受到央行货币政策、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央行会制定贷款基准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引导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金融机构在制定贷款利率时,需要遵循相关监管规定和市场原则,不能随意设定过高的利率。不过,金融机构贷款一般不适用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的规定。 另外,在信用卡等消费金融领域,也有相应的利率规定。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了原有的统一规定。但发卡机构也需要明确告知持卡人相关利率及费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