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的立案流程究竟是怎样的呢?


职务侵占的立案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受理阶段**:报案人要向经侦部门的接警民警表明来意,填写《报案表》,并如实陈述相关情况,提供相应证据和材料。接警民警会将案情录入警用信息管理系统,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并给报案人《报案回执》。之后经侦部门会尽快开展立案审查,一般7个工作日内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决定,疑难、重大案件可延长30 - 60个工作日,但需经批准,且要向报案人解释。 **立案阶段**:经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即存在犯罪事实、涉嫌犯罪数额等达到追诉标准且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予以立案。若不追究刑事责任,则不予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不予立案案件,应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不服可申请复议或向检察院提出异议。 **侦查阶段**:批准立案后,立案单位会及时展开侦查工作。若公民认为侦查过程中自身合法权益受侵犯,有权向公安机关相关部门、上级公安机关、各级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或各级人大反映投诉。 **破案阶段**:经过侦查,当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有证据表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且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归案,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经侦部门可宣布破案。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对职务侵占罪也有明确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