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
我遭遇了交通事故,身体受伤了,听说要进行伤残等级评定。但我不太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了解一下具体是怎么评定的,都有哪些规定,对后续的处理会有什么影响 ,希望能有人给详细说说。
展开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简单来说,就是确定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一个过程。它是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指派或聘请的专业人员来进行的。这些专业人员具备专门知识,会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对受伤人员的伤残情况做出科学评估。 按照规定,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伤致残需要进行伤残评定的,要在治疗终结后15日内,由受伤的当事人先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这里的治疗终结,一般指临床医学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如果伤者没在这15天内提出申请,就视为自动放弃获得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权利,超过期限提出的申请是无效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不再受理。 公安机关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作出伤残评定,并制作伤残评定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向当事人推荐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伤残等级是根据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Ⅰ级到Ⅹ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伤残等级者,应以伤残程度重的等级作为最终评定结论,但须分别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 评定时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排除伤者原有伤、病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法律依据为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相关标准规定。通过这样的评定,能为后续的赔偿等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概念: 治疗终结:一般指临床医学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 伤残等级:根据公安部标准,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Ⅰ级到Ⅹ级,反映不同的伤残严重程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