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法上的信赖原则是什么?

我在了解刑法知识时,看到了‘信赖原则’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是怎么运用的呢?它对定罪量刑有什么影响?希望能有人详细解释一下。
展开 view-more
  • #信赖原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刑法上的信赖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可以合理信赖他人会遵守法律、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在出现危害结果时,减轻或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信赖原则起源于德国的交通判例,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它的核心在于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合理的信赖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往往相互关联,如果每个人都要对他人的行为承担无限的注意义务,会极大地限制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自由。所以,信赖原则给予了人们一定的合理预期,即可以相信他人会按照规则行事。 在交通领域,信赖原则应用得比较广泛。比如,驾驶员在遵守交通规则正常行驶时,可以信赖其他交通参与者也会遵守规则。如果因为其他交通参与者违反规则而导致事故发生,正常行驶的驾驶员通常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甲正常绿灯通过路口,乙闯红灯闯入路口导致碰撞事故,甲基于信赖原则,一般不需要对此次事故承担刑事责任。 从法律依据来看,虽然我国刑法中没有明确的条文直接规定信赖原则,但在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中是认可其适用的。它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也就是在追究刑事责任时要慎重、克制,避免过度处罚。不过,信赖原则的适用是有条件的。当行为人已经发现对方有违反规则的迹象或者有理由怀疑对方不会遵守义务时,就不能再适用信赖原则。例如,驾驶员看到前方行人明显有闯红灯的意图,就不能再单纯地信赖行人会遵守交通规则,此时驾驶员仍有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的义务。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