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犯罪中止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朋友之前参与了一起盗窃计划,但在行动前他良心发现,主动放弃了,也劝其他人别干了,不过还是有人去偷了。我想知道他这种算犯罪中止吗,犯罪中止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犯罪中止
  • #刑法规定
  • #犯罪行为
  • #中止处罚
  • #法律概念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犯罪中止是一个重要的刑法概念,通俗来讲,它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首先,我们来看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也就是从犯罪预备开始,到犯罪既遂之前这个时间段。比如,张三打算抢劫银行,在准备凶器、踩点的预备阶段,或者在进入银行实施抢劫但还未抢到财物的实行阶段,都有可能成立犯罪中止。如果犯罪已经既遂,那就不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了。例如,李四偷了别人的钱包,拿到手那一刻犯罪就既遂了,之后再后悔把钱包还回去,也不能算犯罪中止。 其次,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这里的“自动”意味着行为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停止犯罪,而不是因为外界的强制因素。比如说,王五原本想杀人,在举刀的时候突然想到杀人会受到法律制裁,良心也过不去,于是主动放下刀,这就是自动放弃犯罪。但如果是因为看到警察来了,害怕被抓而停止,那就不属于自动放弃。 另外,对于一些已经实施了部分犯罪行为的情况,行为人还必须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才能成立犯罪中止。例如,赵六给仇人投毒后,又后悔了,赶紧把仇人送到医院抢救,最终避免了仇人死亡,这就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要是虽然采取了措施,但还是没能阻止结果发生,比如送到医院时人已经死了,那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 最后,关于犯罪中止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犯罪中止行为的一种宽大处理,鼓励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及时回头,减少社会危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