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受法律保护是什么意思?
我刚结婚不久,对‘婚姻受法律保护’不太理解。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在财产方面有保护,还是在人身安全等其他方面也有呢?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婚姻受法律保护具体涵盖的内容。
展开


“婚姻受法律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它意味着婚姻关系一旦依法成立,就会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障。这一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从结婚层面来看,法律规定了结婚的条件和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符合这些条件,经过合法的登记程序,婚姻关系才会被法律承认,这保障了当事人基于真实意愿缔结婚姻的权利。 其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这就保护了夫妻双方在财产方面的权益,避免一方随意处置共同财产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再者,法律对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也有保护。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同时,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当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最后,在婚姻关系终止方面,法律也有相应的规定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此外,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形下还可以请求损害赔偿。总之,“婚姻受法律保护”贯穿于婚姻关系的各个阶段,全方位保障了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