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鉴定后下一步的程序是什么?


法医鉴定是司法程序中有关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运用医学、生物学、人类学及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活体、尸体及生物物证等进行检验鉴定。当法医鉴定完成后,接下来一般会根据不同的案件性质和具体情况,进入不同的程序。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法医鉴定结果显示构成轻伤以上伤害,公安机关会以故意伤害罪等罪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立案。立案之后,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比如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等。之后,公安机关会继续开展侦查工作,收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查明犯罪事实。当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在民事案件里,法医鉴定通常是为了确定赔偿数额、责任划分等。拿到法医鉴定结果后,当事人可以先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解决赔偿等问题。如果协商成功,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要是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医鉴定结果将作为重要的证据呈交给法院,帮助法院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鉴定意见等,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在行政案件中,若涉及法医鉴定,比如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通过法医鉴定来证明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鉴定结果出来后,当事人可以依据该结果,向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