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取保出来后一般会判什么刑?


交通肇事罪取保出来后具体的判刑情况,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以下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交通肇事罪的量刑主要依据犯罪的严重程度,也就是造成的危害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交通肇事行为导致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或者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或者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一般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幅度内量刑。例如,在某些案例中,驾驶员因疏忽大意导致一人死亡且负事故主要责任,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若存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等特别恶劣情节,比如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等情况,就会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 如果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比如肇事逃逸后,伤者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犯罪嫌疑人将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次,犯罪嫌疑人在事故发生后的表现也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肇事后积极救助伤者、主动报警、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就是具有自首情节,或者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家属的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等,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从轻处罚。例如,在一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最终被判处缓刑。 最后,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也不意味着最终的刑罚会减轻。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不是对犯罪嫌疑人的最终处罚。法院在判决时,仍会根据案件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