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不还会有什么严重影响?
之前把钱借给了一个朋友,当时也没太在意,没写特别详细的借条。现在到了约定还钱的时候,对方却一直拖着不还。我就想知道,一直拖着不还钱,从法律角度来说,他会面临啥严重后果啊?我主要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上,对他的约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


借款不还会产生多方面的严重影响。 首先是民事责任方面。如果借款合同里约定了违约责任,比如滞纳金等,那么借款不还的人除了要还本金和利息,还得支付违约金。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要是没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在出借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也得返还。要是借款人不还钱,出借人向法院起诉并且胜诉了,借款人还得承担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以及律师费等费用,而且名下资产可能会被拍卖用来偿债。 其次是信用层面的影响。一旦债权人起诉后经判决仍不还款,很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黑名单”。这会严重影响个人信用,以后贷款、办理信用卡等金融业务基本都会被拒。在出行方面,不能乘坐飞机头等舱、高铁一等座等;在生活消费方面,不能住星级以上宾馆等,还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限制。 最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一般单纯民间借贷不会构成犯罪,但如果债务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就可能构成诈骗罪。要是债权人起诉后由法院判决还钱,而债务人有能力却拒不还钱,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相关概念: 违约责任:就是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俗称“老赖”。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