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被审判该怎么办?
当未成年人犯罪被审判时,有一系列需要了解和遵循的法律规定及应对措施。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未成年人犯罪指的是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实施了违反刑法的行为。而审判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特点,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比如,审判时一般不公开审理,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名誉,避免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成长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为未成年人在审判过程中提供了法律帮助。所以,如果家里的未成年人犯罪被审判,而没有委托辩护人,那么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法律援助,让专业的律师来为孩子提供辩护,维护其合法权益。
家属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家属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要给予未成年人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在庭审时,家属可以在允许的情况下参加,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 慰。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结果,也有相应的特殊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审判结束后,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服,家属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法定程序为未成年人提起上诉。总之,当未成年人犯罪被审判时,要依据法律规定,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没有房产证离婚时该如何分割?
租房合同手写附加条款有效吗,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如何向学校索要工伤赔偿?
撞人逃跑会怎么判刑?
醉驾检察院一般要去几次?
质押和留置之间有什么区别?
仲裁后拿不到钱是不是仲裁就没用了?
社保卡是寄到家里还是银行?
异地办理身份证应该去哪里办理?
国有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微信灵活就业医保缴费如何交?
股东连带责任一般承担多少?
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的起诉期限是多久?
劳动合同没有补充协议是否可以?
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该如何赔偿?
维修基金是否可以在房本过户两年后使用?
非机动车转弯时被直行超速车辆撞了该如何处理?
申请行政执行的期限是多久?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